原创 中国发布爱因斯坦探针卫新澳彩历史开奖记录大全查询星首批科学成果 命名“天关”正式在轨交付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面向时域天文学的发现型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天关”卫星)首批科学成果10月31日在北京发布,并正式在轨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使用,其“天关”卫星命名也正式对外公布。
自2024年1月成功发射以来,“天关”卫星以其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探测到多种类型的暂现天体,并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成功获取由中国自主研制设备观测到的首张全天X射线天图,标志着X射线时域天文领域进入新的时代。
截至2024年9月,“天关”卫星已成功探测到60例确定的暂现天体,上千例暂现天体候选体,以及480多例恒星耀发,探测到上百例已知天体的爆发,向国际天文界发送了100多条天文警报,引导了国际上地面和空间多波段设备的后随观测。
其中,2024年4月8日,“天关”卫星发现一例暂现天体,并探测到其X射线伴随有一次强烈和短暂的爆发。该暂现天体的光谱和光变性质与迄今所观测到的任何一类已知天体均不完全相符,在丰富人们对宇宙中的暂现源族群和极端物理过程认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天关”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立项并实施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天关”卫星利用软X射线这一新的监测窗口,开展高灵敏度实时动态时域巡天监测,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的X射线暂现源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
“天关”卫星上配备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和后随X射线观测望远镜,在为期半年的在轨测试中表现出色,性能超出设计预期。与国际上现有的同领域设备相比,“天关”卫星的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据了解,“天关”卫星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导,欧洲空间局、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参与研制。“天关”卫星于2024年1月9日发射升空,7月起开展常规科学运行。
中国科学院2011年发起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已先后发射一系列科学卫星,初步形成以“悟空”“墨子”号等为代表的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推动中国空间科学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天关”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当天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总指挥丁赤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卫星首席科学家与工程“两总”、工程各大系统承担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代表参加。(完)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证监会将认真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意见,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马上就办,一时不具备条件的做好沟通解释,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依靠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