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聚焦新技术赋能 北京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广东鹰坛发展年会主题沙龙举办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 徐婧) 2025北京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主题沙龙5日举办。作为本次年会的配套活动,主题沙龙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技术驱动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王利明表示,用好新质生产力,能够创新内容生产、营销方式和流程管理。新质生产力对出版发行业提出了全新要求,出版发行单位如何进一步精准把脉,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让出版发行工作在新技术背景下衍生更多产品形态,更好发挥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需要认真思考并不断付诸实践。
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理事长王野霏表示,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读者阅读习惯和消费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出版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出版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主动拥抱变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作为活动主办方,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积极为行业搭建发展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北京市出版发行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媒体革命的新趋势,加快培育出版领域新质生产力。
主题演讲环节,相关行业协会组织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及从业者,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谈到,AIGC是工具,编辑的核心价值不可替代。编辑应充分利用AIGC提升工作效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需要深度思考和专业判断的工作中。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提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出版业迫切需要从思想理念到实践探索上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大趋势,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二是直面新问题,辩证看待人工智能;三是着眼新发展,善用人工智能。
一本好书的诞生,既离不开优秀的作者,也离不开编辑的精心策划、匠心打磨。在“好书‘锻造’记”分享环节,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地理·图书、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图书编辑,分别从主题图书、北京文化、融合出版3个维度,讲述如何打造精品力作。
本次主题沙龙由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主办,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北京鲲鹏大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完)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发表声明称,密切关注香港基本法第23 条立法对在港经营的美国公民、投资、企业的影响,“国家秘密”和“外部干预”定义宽泛而模糊,对域外适用感到关切。立法将加剧香港国安法实施、削弱香港民众的权利和自由,还破坏“一国两制”框架。请问外交部有何回应?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岸田首相在旧金山举行会晤,重新确认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双方应共同努力,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轨道持续改善发展,共同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