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宫”建成两年成绩亮眼:已实施182023澳门正版资料全年免费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天宫”建成两年交出亮丽成绩单
12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年来的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报告》显示,两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完成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累计进行10次航天员出舱和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开展多次舱外维修任务,刷新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完成包括2名港澳载荷专家的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择优并启动研制等工作。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
“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载人空间站大系统,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这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也是我国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应用和技术研究的历史性机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说。
据了解,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首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与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目前,我国共规划了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四大研究领域、32个研究主题。截至2024年12月1日,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TB,取得了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国际上首个建立高通量在轨微生物防控试验平台、国际上空间水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时间等多项开创性成果。
各领域科学团队着眼国家重大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产出了系列原创性、前沿性、创新性成果,累计发表500多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150多项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显著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快速发展。
在科普文化活动方面,中国空间站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文化活动,包括中国首个太空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天地连线、科普卫星释放等,社会反响热烈,在传播航天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动航天科普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报告》显示,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计划在轨稳定运行10年以上。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围绕重大科技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汇聚不同学科领域的智慧与力量,分批组织实施体系化的科学与应用研究、技术试验,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藩篱,组织跨领域与多学科的深度交叉合作研究,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并加速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全面进步。
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将持续深化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及转化、生命生态、生命起源研究,进一步揭示和认识空间环境对生命各层次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变化规律,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药物干预和研发、合成生物制造等先进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将持续开展金属和合金微观组织及宏观性能调控机理研究,掌握空间晶体成核机制及生长规律,指导地面材料制备。
据介绍,面向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聚焦前沿科学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管好、用好、发展好”中国空间站,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构建人类外太空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经济日报 记者 常 理)
我记得去年3月抵达日本履新时,日本媒体在机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努力维护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因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一年来,我怀着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同日本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努力推进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我始终主张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管控处理。这不仅是过去两国关系重建发展的宝贵遵循,也是未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首先要坚持伙伴定位。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日在一些产业领域开始出现竞争,我们也感受到部分日本企业对此心存顾虑和防范。但毫无疑问的是,合作共赢仍是主流。这次两国领导人旧金山会晤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重新确认了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定位。那么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要坚持互为合作伙伴属性,继续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不能让输赢多寡的竞争逻辑主导和定义中日经贸关系,而是要在更广阔的合作中相互促进、彼此成就。